kaiyun-小伙带开盖五粮液上高铁被拦,当场2分钟喝完8两,事后收到五粮液

江苏盐城高铁站安检口,山东小伙黄先生攥着两瓶开过盖的五粮液,手指节都捏白了——赶去长沙读研的车还有20分钟,工作人员说“开盖的白酒超过100毫升不能带”,要么扔要么寄,可寄件点离这儿得走10分钟,肯定赶不上。

小伙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,喉结动了动,拧开一瓶就往嘴里灌。



酒液烧得喉咙发疼,他也不歇,仰着头咕嘟咕嘟往下咽,旁边阿姨喊“慢点儿,别呛着”,他摆了摆手,另一只手攥着书包带,指缝里渗着汗。

两分钟不到,8两白酒见底,他抹了把下巴上的酒渍,拎起书包就往检票口跑,回头喊了一嗓子“谢谢啊”,声音都哑了,脸通红得像关公。



旁边有人掏出手机拍,有人摇头叹气:“这孩子,为了两瓶酒不要命?”也有人替他抱不平:“高铁站咋这么死心眼?开盖的又不是炸药,通融一下不行?”

结果这事传到网上,五粮液官旗看见了,在评论区留了句话:“您没带上高铁的五粮液,我们给补上,麻烦私信地址。”小伙以为是开玩笑,犹豫了半天还是发了,没想到过了三天,快递员敲开他宿舍门,递过来两瓶新的五粮液,还有张邀请函——“邀请您来宜宾参观酒厂”。



其实这事最让人觉得“有意思”的,是两边的“直”:小伙急得没办法,就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,哪怕喝得难受;五粮液也不绕弯子,直接补酒还邀请,既不让小伙亏,又让大伙儿觉得这牌子“懂事儿”。

换作别人,可能就认栽了,要么把酒扔了,要么跟工作人员吵一架,但小伙偏不,就当场喝,喝得痛快;五粮液也不装“规定就是规定”,直接用行动兜底,兜底得漂亮。



现在人出门,最怕遇到“踢皮球”的事,可小伙和五粮液都没踢——小伙用“喝”解决了问题,五粮液用“补”解决了遗憾。

你说,要是每个商家都能像五粮液这样,遇到事儿不是推责任,而是想着“怎么帮人解决”,那出门能少多少糟心?



小伙喝的是酒,可五粮液赚的是大伙儿的“好感”——这好感,比卖多少瓶酒都值钱。

反正我是觉得,小伙够“虎”,五粮液够“聪明”,这事办得挺对味的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